姓名:纪爱师
公司:青特集团
职位:董事长、总裁
特立独行牵挂世界--记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青特集团董事长、总裁纪爱师
从一个只有十几名员工、年产值仅数万元的作坊式小厂,发展成为控股16家子公司、拥有2000多名员工、总资产达到16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青特集团有限公司需要付出多少心智,走过怎样艰辛的历程?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青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纪爱师。从1979年开始,他就是这家企业的决策者,带领这家企业实现了从农机修配到生产汽车铸件和农机具制造,再到特种汽车制造、专用车改装及半挂车支承桥生产的三次关键性跨越,使青特跃升为国内特种汽车行业中的翘楚。
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企业是否诚信的最为直接的体现。数十年来,纪爱师要求青特始终把产品质量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在员工心目中牢固树立诚信理念,把质量目标定位在“创用户首选产品”和“创世界品牌”上,不断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制定标准统一的管理程序,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使产品出厂合格率达到100%。近年来,青特分别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和瑞士SGS公司的TS16949:2002认证,后者作为全球汽车行业的最高认证,为青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需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及品牌意识。”纪爱师这样总结青特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之路。在品牌经营上,青特坚定不移地发展自主品牌,坚持“以车桥为本,以特种汽车为主”的发展战略,以培育“名牌”为目标,自主开发、自主生产、自主销售、自主发展,打造青特强势品牌。青特的管理模式已从以产品为中心转为以品牌为中心,经营模式也从企业品牌经营转向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多元经营,虽然逐步开始实施多品牌战略,但保证自主品牌的产品销量在整个集团中的比例不低于50%。
“在企业生产的经营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诚信才能赢得用户,让用户满意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发展。为此,青特始终围绕市场需要搞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把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作为企业的命脉,以新技术、新产品满足用户需求,抢占市场制高点。”谈到创新,纪爱师颇有心得。
青特一是建立起了儒家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健全了企业创新体系。二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和确定对企业发展推动大、技术起点高以及市场竞争力强、见效快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产、学、研力量三位一体,协同攻关,以特色技术取胜。三是立足企业,深入持久地开展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技术攻关工作,注意吸收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不断加以消化和吸收,创造自己的特色,走有企业特色的技术创新之路。
不仅如此,青特还建立了高水平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引进高端人才,与青岛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特种汽车技术研究院,从事特种汽车的研发工作。公司还建立了市场信息反馈、领导决策、研制开发、试制、鉴定、销售、服务等产品开发一条龙作业程序,使产品能够快速跟上市场需求。在新产品研发中,青特始终坚持“开发一代、储备一代、试制一代”的指导思想,重点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快”字、体现一个“高”字,使其产品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目前,青特已经自主设计生产了20多种100多个规格的车桥产品,批量为国内各大汽车厂家配套,部分出口欧美和东南亚;有8大系列120多规格的特车产品列入国家汽车产品《公告》,个别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与美国阿尔泰克公司合作开发生产了高空带电作业车等高科技产品,成为国内特种汽车行业的排头兵。
企业竞争能力的强弱,与其技术创新能力息息相关。为快速提升技术水平,这些年来纪爱师带领青特“四管齐下”。其一,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和高水平科技人才。其二,长期与山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东风设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实行自主开发和联合研制“双轨”科研机制。其三,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近3年来,青特在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上投入的资金累计超过两亿元,每年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均超过5%。其四,近年来,青特制定了《产品设计项目承包分配办法》、《技术进步成果奖励办法》、《优秀技术人员奖励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鼓励政策,鼓励科研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
青特的目标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世界一流的商用车零部件供应商。因此,青特集团在纪爱师的带领下,将以产品技术的提升为后盾,以产品质量的稳定为基础,以建设全球供应模式为纽带,以培养高素质国际销售人才为先锋,全面开展国际市场开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