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设备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球及中国的智能家居设备连接数和市场规模均显示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全球智能家居市场价值在 2024 年已达到 845 亿美元,预计到 2029 年将达到 1164 亿美元。这一增长趋势反映了公众对智慧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对安全、保障和便利性的刚性需求。
在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同样表现出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4 年 1 至 4 月,我国消费品新增 809.8 万种,同比增长 40.4%,其中智能家居类新增 3.0 万种,同比增长 1985.5%。这一数据表明,智能家居类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正在迅速提升。
智能家居设备的连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据国际数据机构的报告预测,2025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将达到 2.81 亿台,同比增长 7.8%。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智能家居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在提高,也显示了消费者对智能家居设备的接受度和依赖度在不断提升。
智能家居市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智能家居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 5G、
人工智能、
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下,智能家居产品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日益拓展。
以旧换新政策是智能家居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据报道,多地将智能家居产品纳入补贴范围,通过政策补贴和优惠措施,刺激消费者购买和使用智能家居产品。例如,北京市对购买智能马桶、智能门锁等 4 类智能家居产品的个人消费者给予补贴,浙江省则将智能家居
机器人、智能眼镜等产品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智能家居设备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增加。从智能门锁、智能照明到智能空调、智能安防,智能家居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照明系统不仅保障了室内光线舒适度,还能智能化地节省电力资源。智能安防系统则提供了家庭安全保障,用户可以通过
手机远程监控家庭安全状况。
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电控智能系统、传统材料的智能化升级、智能家居的仓储、
物流、配送和安装等环节,都在智能家居产业的推动下实现了新的发展。
尽管智能家居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挑战。智能家居产品的标准化是推动智能家居普及的关键。应鼓励智能家居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组织牵头,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智能家居标准体系和智能家居设备标识机制,不断完善智能家居互联互通,打通产品间生态壁垒,实现不同品牌、不同平台之间的共用共享。
智能家居在智慧厨房、健康
卫浴、家庭安防、养老监护等场景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通过运用 AI、人机交互等新技术,智能家居能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根据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的数据统计,2023 年我国智能家居企业总数超过 120 万家,智能家居消费市场规模超过 7100 亿元。其中,智能照明、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产品需求旺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智能家居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智能家居设备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