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出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新能源公交车作为绿色出行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 10 年,全球新能源公交车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
汽车市场,新能源公交车需求更是旺盛。以下数据足以证明新能源公交车市场前景的广阔:政策支持方面,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公交车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补贴、税收优惠等,为新能源公交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场需求方面,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等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公交车在公交、
旅游、校车等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方面,新能源公交车技术不断突破,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性能指标不断提高,使得新能源公交车更加实用、可靠。
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还能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例如,鄂尔多斯市自 2015 年 9 月启用第一辆纯电动公交车以来,截至目前,中心城区纯电动公交车已发展到 693 辆,占中心城区全部 740 辆营运公交车辆的 93.65%,基本实现“纯电全覆盖”。“自从换成纯电动公交车后,通勤体验比过去大幅提升。这车不排尾气,特别干净,车在运行过程中噪声也低,还没有燃油车那种换挡时的顿挫感,坐起来平稳性更好。”经常搭乘公交车通勤的市民为纯电动公交车点赞。
在推广应用新能源电动公交的同时,鄂尔多斯市加快公交专用充电设施建设,为绿色出行提供高效快捷的能源补充和保障。目前中心城区已建成公交充电站 8 处,共计配置充电桩 152 个,总输出功率 13860KW,设施的完善极大提升了公交车的补能速度和便捷性。此外,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
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对补贴范围和标准,补贴申报、审核和发放,补贴资金管理,绩效管理与监督等进行了规定。这是交通领域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务实之举。
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年底,全国城市公交汽电车的运行线路大约是 8 万条,线路长度是 173.4 万公里,公交专用道突破了 2 万公里,运营车辆 68.2 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数量达到 55.4 万辆,相比 2014 年的 3.7 万辆增长了 15 倍,在全国城市公交车里新能源车辆占比达 81.2%,目前城市公交
运营服务的乘客超过了 1 亿人次。
新能源公交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完善。新能源公交车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中游的整车制造、下游的销售与服务。在我国,新能源公交车产业链已逐步完善,上游原材料供应能力较强,如锂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规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中游整车制造方面,我国新能源公交车制造企业众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得到市场认可。下游销售与服务随着市场不断扩大,销售与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包括整车销售、充电设施建设、售后服务等。未来,新能源公交车将以纯电动为主,逐步替代燃油公交车,降低碳排放。同时,随着
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公交车将实现自动驾驶,提高安全性、舒适性。新能源公交车将具备智能导航、智能充电等功能,提高运营效率。此外,新能源公交车将注重环保,采用可降解材料、节能设计等,实现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