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完善健全,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 2025 年 5 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超过 1440 万台,同比上升 45.1%。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增量为 50.4 万台,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新增 107.9 万台。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正在加快,且充电网络的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在贵州,目前正对 52 条高速公路、136 个城市重点区域的 513 个充电站场站设备进行分批升级改造。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当地刚刚完成配电网改造,正在加装充电桩,让当地农牧民新能源汽车充电更方便。
从 2024 年 9 月底的数据来看,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达到 1143.3 万台,同比增长 49.6%。其中,公共充电设施 332.9 万台,私人充电设施 810.4 万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 2809 万辆,车桩比为 2.46:1。2024 年 1 至 9 月,我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增量为 283.7 万台,月均增长 31.5 万台。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增加 60.3 万台,私人充电设施增加 223.4 万台。同期,全国电动汽车充电量为 666.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2.4%。
不仅如此,多个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以进一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服务保障能力。例如,国家能源局提出,今年将重点推动多场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开展试点,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国家
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
银行联合出台举措,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领域金融支持,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在地方层面,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到 2025 年底,建成超级充电站 1000 座以上,形成城六区平均服务半径 1 公里的高质量超充服务网络。河南省也发布了《2025 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明确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全年新建公共充电桩 2 万个以上。
此外,不少
车企也在加码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例如,小鹏汽车表示,1 月小鹏超充站新增 125 座,截至今年 1 月底,小鹏自营充电站超 2060 座,小鹏充电桩超 10750 根。蔚来汽车也表示,截至 2 月 7 日,蔚来能源在全国建设换电站 3107 座,其中高速公路换电站 964 座,打通 9 纵 9 横 14 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充电桩达 25436 根。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充电技术的不断升级,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也在不断提升。目前,单个充电接口的功率正向兆瓦级迈进。充电堆技术逐渐替代一体机设计,并具备输出功率柔性分配功能,大功率充电技术也已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车网互动技术也得到初步验证,深圳开展了全国最大规模车网互动应用,调动新能源汽车 1473 辆,削减电量 4389 千瓦时。
总的来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在加速,且充电网络的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不仅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广大车主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与技术的飞速进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将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