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传感系统终端设备新增增速迅猛,去年累计设备连接量已达 38.4 万节点高位平台阶段达成突破。以下是对此现象的详细分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智慧城市传感系统终端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新增增速也日益显著。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累计设备连接量已达 38.4 万节点,且高位平台阶段已达成突破。
从政策层面来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
物联网和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政府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投资达到 3500 亿元人民币,比 2023 年的 3000 亿元增长了 16.7%。这一政策的推动使得感知终端设备的需求显著上升,特别是在公共安全、
环境监测等领域。
经济方面,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为感知终端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2024 年,中国的 GDP 增长率预计为 5.5%,高于 2023 年的 5.2%。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和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
社会需求的变化也为智慧城市传感系统终端设备的新增增速提供了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24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 66%,比 2023 年的 65%有所提升。城市居民对于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的需求日益增加,感知终端产品如智能门锁、智能摄像头等成为家庭必备品。
技术的进步无疑是推动感知终端市场发展的核心动力。2024 年,5G 网络的普及率为 70%,比 2023 年的 60%有了显著提升。5G 技术的应用使得感知终端的数据传输速度更快、延迟更低,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具体应用中,智慧合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鹤壁与华为合作,将智慧合杆覆盖全城,构建了“天空地”一体化全域物联感知体系。智慧合杆不仅能根据季节、人车流量智能调节亮度实现节能降耗,还挂载着摄像头、
雷达、
无人机起降平台等多种设备,能够汇聚实时采集到的物联网数据,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平台、跨系统数据融合。
此外,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移动山东公司东营分公司与东营市
大数据中心达成战略合作,推动“OneNET 城市物联网智慧云平台”建设项目成功落地。该项目以百万级物联感知数据汇聚能力为核心,打通全市物联终端“端 - 管 - 云”全链条,为东营市“城市大脑”构建了统一的数据纳管与智能分析基础。
智慧城市传感系统终端设备新增增速的迅猛,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政策的支持下,经济的稳定增长,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技术的持续进步,都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慧城市传感系统终端设备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